第132章 秦淮茹想嫁人(1 / 3)

加入书签

据说第二年就传出了一百三十五吨的粮食还有300吨的蔬菜,食堂与宿舍也是一应俱全。

说到那个年代,难免有些感慨,还是在说亡灵召唤师吧,贾张氏现在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活下去,做到老有所依。

棒梗虽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但是大庆过去还没有多少年,太监的晚年生活可没有一个好的。

最主要的是太监的性格不定,爱财如命的传闻可是广为流传,贾张氏自然也听说过。

亡灵召唤师怎么可能不害怕?她现在就想着,一旦秦淮茹改嫁,她就跟着一起过去,虽然名声不太好,但是只要能活下去,那还管得了那么多?

可以想象一下,一群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在没有亲属的帮助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与影响......。

结束上山下乡运动中的若干个“不满意”也。主要是因为1968年之后的插队模式。

插队模式其实就是待业的模式,先到农村去然后优先当地农民“农转非”的途径回城。

上山下乡,其实并不是65年开始的,而是50年代就被倡导,60年代展开,70年代末结束。

其实个人感觉虽然少男少女们到农村去很多事情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

在她的心目当中,生命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哪怕是最心爱的大孙子,在生存面前也要排在后面。

秦淮茹听到贾张氏的话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嘲笑。

毕竟对知青们来说,消除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与脑力差别.....。

而且摒弃传统教学,提高实践作用,当时所有适龄青年,基本上都属于征召范围,当然参军的除外。

军人还是要保家卫国的,现在还没有彻底安稳,当兵的地位高,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五五年的时候还是鼓励青年到农村去,当时也出现了不少代表人物,

比如现在的东北,防罗北线就有一个1200亩的农场,是当时开垦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