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发展之要务(1)(1 / 2)

加入书签

周世平明白,依靠号召的办法是行不通的,百姓肯定是要种粮食的,市场决定一切,商贸交易决定一切。

穿越的周世平想到了前世的一个办法:订单农业。也就是说,商人提前向老百姓下订单,甚至可以提前预付一些钱财,待到作物丰收之后,再行收购,当然,提前要和百姓商议好价格。现在的百姓,是非常纯朴的,起码,比周世平所处的前世好多了,什么原因,周世平不想去探究。

中原商贾的户籍一直不统一,原来大周通知的南方,因为周世平的关系,已经取消了对商贾的贬斥和偏见,商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在其他地方,商贾的地位依旧低下,受到了种种限制,比如说,原大辽朝廷规定,商贾之子女,没有官府之准许,不准参加科举,原大夏朝廷规定,商贾子女,原则上子承父业,世代经商。

周世平快刀斩乱麻,废除所有对商贾的不平等待遇,士农工商中,除了士有一些优待,其余的尽皆平等。

尽管周世平动作不大,可是,引发的震动依旧出乎意料,特别是士绅,反映很是强烈,历朝历代,商贾都是贱民,如今,大周朝解放商人,他们很抵触。

包括部分朝廷大臣,他们认为,自古以来,商人皆以奸诈著称,改变商人之地位,可能会对社会之安稳、民间之风气造成很坏的影响。

时代限制人的认知,周世平不感到奇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来自民间和朝廷的反对声音,悉数被周世平压制住了。

周世平开始大刀阔斧施政了。

开平年,因为皇上的大婚、周怡慧的出嫁,朝廷的整顿,以及大清洗带来的恐慌,周世平一直在维持朝政步入正轨,如今,该有所动作了。

周世平是辅政大臣、尚书令,大周之发展,周世平有着不可推卸之责任。

周世平脑海里一直盘旋着大周之发展大纲,这是他考虑很久的事情了,总体来说,就是5件事情,一是发展商贸,二是重视农业,三是兴修水利,四是整顿军务,五是完善交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商贸和重视农业。

周世平的发展纲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认识,周世平结合了前世的许多认知,如今的时代,人们普遍没有认识到商贸的重要作用,在中原,商贾的地位低下,一直是奸诈、背信弃义之代表,寻常百姓眼中的商人,唯利是图,不讲信义。周世平不是这么认识的,大周要想富裕,要想称霸天下,不可或缺的是发展商贸,在发展商贸的基础上,集聚大量的钱财,反过来发展农业,壮大军队,只要有钱了,什么事情都好办。

时间不多了,皇上还有两年时间便要亲政了,周世平必须排除一切阻扰,在两年时间里面,将一系列观点、认知灌输到朝廷大臣的心中,周世平要用事实说话。周世平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繁荣的商贸一定会让朝廷中所有人闭嘴。

周世平知道,仅仅说商贸是没有用处的,关键是老百姓要有购买力,没有钱,什么都是白说,所以,周世平咬牙免除了很多地方一年的赋税,对于商贸,周世平没有客气,制定的依旧是10税1的政策。

周世平的第一把火,烧在了粮食上面。

粮食,历来是宝贵的东西,如今的粮食产量,远远不能和前世相比,一亩耕地,一年能够产出00斤粮食,就算是非常不错了,就是南方能够种植两季稻谷的地方,一年产量不过是500斤。这个事情,周世平无法解决,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袁隆平这样的高人。

有些不适宜种粮食的地方,产量甚至不足100斤,也就是说,辛辛苦苦一年,收获的粮食少的可怜,可是,百姓依旧是种粮食。

大周的农业水平低下,各处都是拼命种粮食,不管气候、土地是否适宜,也难怪,肚子吃不饱,哪里还有心思种其他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周世平不这么看,南方,也就是大周原来占据的南方,适宜种水稻,而且是两季水稻,那么,完全可以将南方的多余粮食运送到北方和中原其他地方,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可以种经济作物,只要有商人前来交易,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也就是说,周世平心里的农业,是规划农业。

完善交通和兴修水利,都离不开钱财的支持,南方的粮食运送到北方和中原其他地方,交通不好,根本谈不上,而其他地方今后种植的经济作物,亦要依靠好的交通运输出去,至于水利,更是不用说,大周幅员辽阔,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兴修水利,可以帮助百姓战胜许多的自然灾害。

整顿军务,是最后一环,经济发展了,国家富裕了,就要称霸,就要征战,就要搜刮资源,这是规律,周世平不会违背,什么不称霸,那不过是实力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所说的客气话。如今就是有这个好处,实力强了,尽管去开疆裂土。周世平一直盯着吐蕃、突厥、回纥,这些地方,本来应该属于中原,大周朝廷一定要征服他们,将其作为一个省。

治大国如烹小鲜,周世平不会妄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周世平输不起。如今的中原,依旧是满目疮痍,除了大周原来统治的南方好一些,很多地方,百姓依旧在死亡线上挣扎,衣不裹体、食不果腹,所以,最为要紧的,还是发展农业和抚恤百姓。

为了让百姓恢复生气,周世平下定了决心,他咬牙做出了一个震动朝廷的决定:免除原大夏、大辽统治区域19省一年的粮食赋税,同时严厉各地官吏,不准违背,不准巧立名目加重百姓负担,有违背者,一经查实,不问缘由,一律先罢官、后处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