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两个疯子的战争(3 / 3)

加入书签

中俄战事看样子要越打越大,中俄双方都放言要在对方的首都进行自己的阅兵式。与此同时。从鄂木斯克出发的中**队依然在日夜不停的进攻当中,而俄军溃败也依然没有转好的迹象。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不认为俄国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于是英美法意等国纷纷对中国进行交涉希望能调停中俄战事。就连一向暗地里支持中国的德国也派遣公使。明言不希望中**队进入包括叶卡捷琳堡等俄国传统区域。

可以理解,虽然德国与俄国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德国也希望俄国能彻底死去好解决自己可能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但俄国必竟同属于白人国家,即使要俄国死。德国人也希望是死在白人的手里。这是属于白种人的荣耀,所以在面对于外来黄种人时,白人依然结成了有效的同盟。

然而面对来自几乎全世界外交压力下的中国,开出了天文般的赔偿要求,这当然不会被满足。于是恼羞成怒的中国皇帝宣布要远征俄国?!

在欧洲人看来,中国是一个绝对的君主至上的国家。朝会上皇帝刚刚宣布远征俄国的旨意后,自廖内海战后修整两个多月的中国海军再次集结起来。廖内海战时从俄国手里俘虏的大量军舰经修复能够重新编入海军作战序列的只剩下十八艘,包括鹰号、亚力山大三世号、奥斯里雅比亚号、纳瓦林号、胜利号等五艘战列舰,以及迪亚娜号、维诺克号、金刚石号、亚速号等七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其它军舰要么拆下零件用于修复其它舰支,要么拆下火炮改为货船,或者实在无用就拆了卖废铁。这十八艘军舰和原中国海军海瑞、建安、建威组成远征舰队,就像中国政府宣布的那样,中国要在波罗的海设立军港。

舰队远征俄国,最近的距离自然是走印度洋过地中海。然而英国首相亚瑟?贝尔福将中国驻英公使递上的,中国远征舰队借道地中海和英吉利海峡的申请书,看都不看一眼就一巴掌拍到地上,然后用刚刚学会的中文咆哮着说道:“门都没有。”

然而就如同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一样。中国在17日发起的特罗伊茨科耶争夺战中遭遇到巨大的阻力,俄军顽强的抵抗让中国人的推进变的极为缓慢,其间俄军还打出多次反击收复部分阵地。这铁一般的事实似乎证明了步兵才是战争中最后决定性的力量,顽强的俄军让世人看到了俄国依然有最终胜利的可能。

就在世界舆论再一次倒向俄国之时,21日中俄两国骑兵以共计七万人的规模在埃别伊特湖北岸发生的正面碰撞被载入史册,所有人都无法想象七万骑兵同时厮杀是怎样的一个混乱和庞大的场面。但得知率领中国骑兵获得最后胜的中国骑兵司令是那个曾经纵横欧洲大地的成吉思汗的后裔时,欧洲就有部分报社将“****”二字再次印在报纸上。但世界各国政府却没有对此表述意见,他们只是将目光放在鄂木斯克,等待最后的结果。

但谁能想的到,仅仅只是一晚上,曾经在特罗伊茨科耶小镇上顽强阻击过中**队的俄军,却在短短的一个晚上最丢掉了经营良久的鄂木斯克核心主阵地,这个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23日中**队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俄军在意料之中开始了全面溃败。事实不容质疑,只是没有得到详细战事经过让世界各国陷入到迷茫之中。是什么让顽强的俄军突然变的如此不堪一击?

各**事专家都是紧张分析着原因,唯独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是指挥官无能、士兵废物。他们丢掉了沙皇俄国的荣耀、他们抛弃了斯拉夫人的尊严,所以伟大的沙皇陛下将要严厉处罚这些战败的将军和士兵。但英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那就是击败中国。除非他们能打败中**队,否则战后一定将他们全部斩首。只是尼古拉二世不知道的是,从鄂木斯克溃败的俄军丢掉全部的重武器,而中国的骑兵、装甲部队、各中国藩属****却如同狼一样无所不在。他们紧随着溃败的俄军前进,将那些落后的俄军全部屠杀一空。于是大部分士兵为了跑的更快连枪支这些轻武器都丢的一干二净。

英国的反对就能难倒伟大的中华帝国皇帝陛下吗?当然不能!当天中国皇帝传旨远征舰队:舰队横渡太平洋,绕行南美后从北至南穿过整个大西洋,再从北方绕过英国进入北海最后杀进波罗的海。6月30日,中国远征舰队从旅顺港誓师出发。此时不同于俄国远征中国,因为此时的俄国已经没有海军力量了。距离不再是问题,即使中国用一年的时间来航行,俄国也无法组成舰队来应敌。

“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中俄两国的这场战争已经让人看不懂了。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用“两个疯子的战争”来形容这场东西方中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未完待续。)

也许尼古拉二世也认为这些军队不足以抵挡中**队,也许尼古拉二世接受了众臣的建议,于是无所不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要打到北京城,于是下令再次向全国征召一百万军队。

世界哗然。俄国疯了吗?

消息传到北京,中华帝国皇帝却在朝会上冷笑道:“既然俄国想打,那就打下去吧。”当天朝会结束,中国政府下达召集令,同样在国内再次征召一百万军队进入战场。

世界哗然,中国人也疯了吗?

不管世界各国如何看待,中俄两国的确开始了各自的征军计划。但相对于行政效率缓慢,三天后依然没有集结起一支部队的俄国,中国第一支在北京完成集结的预备一师装车发往西伯利亚。同时各省各府的兵力正在高速集结当中。相信一个月内这一百万预备军队可以全部开赴战场。这时世界各国才想来,相对于仅有六千万人口的俄国来说,近五亿人口的中国集结一百万军队实在的太容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