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方战事(2 / 3)

加入书签

“这铁路事关重大。交通部长詹天佑已经亲自带着工程师过去实地考察了,等建设兵团到了相信可以立刻开工。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人的功劳还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是日本人不错,但不要因为他们是日本人。该给的功劳就不给。要想让他们对中国有归属感,就必需要将他们等同中国人一样看待。”王士珍对冯国璋把前线二个日本师往死里用的态度很不满意,他指了指地图说道:“让日本师撤下来的命令发出去了吗?”

“发了发了,刚接到海战战报当晚就发出去了。但他们现在撤不下来呀。”冯国璋有些无奈的说道:“俄国方面在得到海军全面战败的消息,俄军就开始全面反攻。我军之前的战略本来是先攻后撤诱敌深入,但日本人在前期进攻太凶猛,从恰内一路杀到卡拉钦斯克,作战中伤病实在太多。结果日本人才撤到鞑靼斯坦,就被俄国人咬住了。现在干脆是被困死在鞑靼斯坦。就算他们现在抛弃伤员,也跟本撤不出来。”

“我军四天前已经开始全面进军,第一师更是急行军增援日本军。但出于距离的原因,日本人还需要支持五天。”段祺瑞指着地图有些无奈。没有了铁路的西伯利亚,想要做到快速行军真的太难了。

“还要坚守五天呀。”大山岩比着地图无奈的摇了摇头,因为日军的现状跟本撑不了五天。

为了达到进攻突然性的战术目的,就要求军队必需进行急行军。所以日军从新西伯利亚城出发时,全部携带的都是轻武器,步枪、手榴弹是主要武器。配备了少量的机枪和屈指可数的迫击炮,这也是中**队突击方案的标准配备。然而在接战初期,日军出其不意而迅猛的攻击,让前锋俄军陷入崩溃的状态。跟本没有思想准备俄军一触即溃。日军就紧跟在他们后面进行追杀。前方的部队总算向后方发出了警报电文,但却把日军过于夸大,而且传到了普通士兵的耳朵里。让后方才停下来修筑防线的俄国忧心忡忡,这样提心吊胆的军队面对日军的猪突战术只有崩溃一途。

“哎。”小七应了声,恭恭敬敬的送老族长离开。

曾经的小七是村里最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十年前因偷盗最后被赶出村子,没想到他去参了军。历经中俄冲突和日本战争。他军功累积已升到中尉连长。没想到在剿灭伏见宫叛乱的最后一战中腿部中枪落下残疾,军衔升一级后被退入预备役回乡。成为当地这十里八乡的预备役教官。在村民看来,他是村里第一个吃皇粮的官老爷。伤致残的预备役教官待遇很高,除了继续拿着军衔俸禄外,还有伤残补助和教官津贴,再不用在靠天吃饭,以至于一跃成了村子里最有钱的人。别看他是个瘸子,现在人家媳妇也娶了,孩子也有了。也正因为让村子里的年青人除了下田外也多了一份额外的收入,村子里的日子也渐渐的好过起来。也因为向他这样的人在地方上的出现。预备役的征招和训练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预备役的素质是国家战争持续能力的重要体现,从甲午战争之后李明就非常注意这点,战后就开始了预备役部队建设。伤残老兵的回乡,他们就担负起预备役训练的主要工作。在农村,平时里举着锄头的年轻人要在农闲之时参于训练,工厂和城镇里的人每年也都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由于参加训练可以获得补贴,给家里创收,所以很多年轻人也乐意加入其中。由于他们的教官全都是从战场真枪真炮打出来的。训练的科目和目的性也更有针对性。加上每战必胜的中国从战场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也让预备役每年都有一定的实弹进行射击训练。李明敢说,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的预备役素质是最高的。

所以当征召令下达后。短短一个月内三十万军队便被组建了起来,庞大的人力资源终于体现了巨大的优势,但他们毕竟不是正规军。所以抵达驻扎地之还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严格训练。最后才会被拉上前近前线的位置,真实的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是战争。之后才会被投入一些低烈度的战争,让他们成长。等他们为真正的军人之后。经历血与火的考验老一辈的军人就要渐渐退役,成为新一批的预备役教官。

“老一辈的一代代的退下,年青的一代代顶上来,中华几年千的历史就是这么过来的呀!”李明此刻就站在武昌火车站的站台上,看着一队队的预备役士兵登车。

对很多预备役士兵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第一次出远门。在轰鸣的火车里一坐就是几天几夜,看着火车翻越高山,看着江河从他们脚下流过。昨天还是烈日炎炎,今天却是春雨纷飞,再过一夜醒来外面已是银装素裹,然而依然没有抵达目的地。他们第一次真实的感受到国家是如此的辽阔。

当预备役士兵抵达西伯利亚,原受降的东北军各部也缓缓撤离城市朝着西面战场进发。包括伊尔库茨克在内的所有东部城市,在转移完俘虏之后全部交给这些预备役士兵和朝鲜军队进戍卫,而后勤补给的压力更大了。

“好消息,乌兰巴托到乌兰乌德的最后一段铁路通车了――”段祺瑞显的有些兴奋。战前在乌兰巴托就已经囤积了大量物资,而且火车走乌兰巴托线要比走哈尔滨快上三天。

“好呀,十余万劳工总算没白砸进去,半个月就全线通车,好呀。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新西伯利亚城到鄂木斯克城这一段了。”冯国璋高兴的搓了搓手:“传令野津道贯,让他率建设兵团押解全部的四万俄军俘虏进入新西伯利亚城,必务第一时间开始抢修钱路。如果他能在两个月之内全线修通新西伯利亚城到鄂木斯克城的铁路,本官给他请一等功。”

如今后勤补给能力成了限制前线战果扩大的最大障碍。去年底俄国退出新西伯利亚城时也没忘了破坏铁路,如果他们只是拆掉铁轨还算不得大事。战前参谋本部就估计到俄国人会破坏铁路,所以早就定制了大量的轨道做准备。可没想到俄国居然将铁路炸毁,以至于地基都被炸的全是坑洞,加上冬天大雪的融化,所有的坑洞全部都是积水,等于要重新整体地基,工程量也就大了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