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揍他(3 / 4)

加入书签

后来史书中是这样评论的:时任空军司令的任鹏飞元帅在海参崴投下的第一颗炸弹,意味着刚刚完成内部整合还不稳定的中国傲然打出了向外扩展的第一枪。

此时的紫禁城门外。早已聚满了等待上朝的大臣们,虽然衣冠还不是统一的官服。但没有一人再穿着满清的马褂。诸同僚再见已不再是打千而是改为抱手鞠躬,虽然各式各样,但全是一脸喜气。在外围,得到消息的各路记者也已经是长枪短炮把装备架在规定的区域。

“监国公主令――,诸臣工晋――见――”

同样的九点整,随着寇连材一声吆喝。文武百官整理衣冠,分文左武右两例排着步入午门。这是汉人失去天下二百余年后,第一次汉礼朝晋。北方吹来的凉风却吹不去他们心中的火热。

朝堂上,年仅六岁的李恬穿着新做的公主服坐在龙椅前的一个高椅子上。在她的身旁站的是一身后服的杨枣儿。

“算什么算。老子没空。” 任鹏飞恼羞成怒,对着还目瞪口呆的空军将士大骂着:“看什么看。给老子把炸弹装回去。立刻给飞艇充气,所有人员就位,飞艇准备起飞。”

“停止装弹,停止装弹。”空军参谋长黄杨跑了过来:“满载情况下无法在一个半小时之内飞到海参崴。必需减少至少二吨弹药。”

“减少两吨!?” 任鹏飞眼睛瞪的老大:“你要老子减少五分之二的弹药,你打算让老子用口水去进攻俄国的人碉堡?”

“可带多了弹药飞艇太重时间上来不急。就是用最高航速飞,也必需要减少一吨。”黄杨的话说的不容质疑。

“那就减少一吨。” 任鹏飞对地勤人员骂道:“听清楚是一吨,少装了一颗老子回来宰了你。”

朝会上,李恬代皇帝受臣子礼。随后,监国宰相李鸿章宣读了满清皇太后慈惠颁布的退位诏书,同时李鸿章宣布皇上正在西安祭拜先祖黄帝,然后才回京正式登基。在此期间,李鸿章及朝中大臣将继续履行朝廷职任,确保国家正常运转,其已颁布的朝廷政策不做任何改动,待皇上回京登基之后再行重新确认。

这是新朝第一次朝会。朝会上在大公主李恬稚嫩的请母后代为宣读父皇上旨意。旨意上确认了新朝将接替满清王朝继续对中华大地的治理权,确认新朝将以古汉制为基础的基本礼仪。新朝也将延续千年的中华包容的观念,将建立一个以汉人为主体,以满蒙藏回为代表的、所有生活在中国领土内各民族为共同体的全新的国度。同时尊重其它各民族原有的传统观念和习俗。不会推行易服易俗等举动。

随后,琉球、朝鲜、阿努依、吕宋、苏禄、廓尔喀等国的使节,坤甸、爪哇等地的华人代。分别向大公主说明因为接到的通知时间较晚,各国君主无法赶到。在献上贡品之后表示。待皇上回京行登基大典之时,各国君王将亲自到场朝贺。对此。大公主表示接受并赐下赏赐。与中国亲近的夏威夷、沙捞越等国也派出代表表示,皇上行登基大典之时,其国君也将亲自前来观礼。

既然做司令的做出了作战的决定,作为参谋长有些话就不好说了,整个校场于是最高效率的运转起来。早上九点整,所有飞艇已经完成起飞前的最后检查工作。

“等等。”袁寿山叫住了正要跨进1号飞艇的任鹏飞。空军训练大部分都是在东北进行的,所以他是各军区最了解空军的陆军将领。所以他多问了一句:“这可是最高航速满载飞行,要是突然起风你还活不活了。”

“司令,从当兵的第一天起,我就准备好随时死在战场上。”任鹏飞向袁寿山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咆哮道:“沙场白骨、马革裹尸,为了中华的崛起,去死――”

“去死――”在空军全体的去死的呐喊声音中,任鹏飞下达了起飞的命令。1号飞艇率先腾空而起,不等完成空中集结便率先向东北方向的海参崴加速飞去。2至35号飞艇随后起飞去追赶1号飞艇。35艘飞艇在天空排成一线,如同一根利箭一样射向了敌人。

看着义无反顾的空军飞艇,袁寿山笑了,转头告诉卫兵说:“去通知各部队。按原计划――去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