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军事总动员(2 / 3)

加入书签

言尤在耳,今天终于等到了归队的命令。当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的丈夫站在门口,年青的妻子惊呆了。他从来没有在她面前穿过这身衣服。她也没有见过这身衣服。一定是放在丈夫回家时带来的那口小箱子里,那是丈夫唯一不让她动的东西。

“好好带大咱们的孩子大妆txt下载。此去若不能回,你就找个好人家再嫁了吧。”说完抛下家小,毅然跑出门去。

“你这是要去哪呀?”年青的妻子突然害怕了,当初为了养家丈夫去当了兵。当兵的饷银很高。一年多来也攒了些钱。好不容易人回来了,正要好好过日子了,这才多久又要走了。心急的妻子追出门去,结果丈夫连头都没回,只留下二个字:去死。

市区内有电报站,皇上的旨意能很快传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但更多的裁撤士兵还是在农村里,没有电报的地方那就用快马通知。

年迈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侍弄了一辈子的土地。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日子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了。听说军饷很高后,曾经偷偷跑去当兵的儿子还是回来。虽然神情沮丧,却也变的高大结实起来。

通信兵高举着电报冲进了指挥室内,正对着地图笔划的师团长参谋们立刻丢掉手中的棒子冲了出去。通信兵被挤到了一旁,还将第二个欲冲进来的通讯兵给挤倒在地上。

“诸位大人,参谋本部电令:‘已’计划。”倒在地上的通信兵痛苦的哀号。

不管是甲计划还是已计划,两江三个师都必须先向北走。急促的集结号声响彻天空,一队队的士兵快而有序的登车。训练过无数次的士兵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一切就为了今天。

“呜――”徐州的火车拉响了汽笛。“呜――”江宁的火车拉响了汽笛,锦州的火车拉响了汽笛。

“呜――”北京火车站也拉响的汽笛。“咕咚,咕咚,咕咚……”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月台上,学生士子跪满一地,口中大声喊着“中华威武,皇上威武。”的口号恭祝皇上凯旋而归。

“都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要相信朕。相信朕的军队。也许不用等朕抵达前线,就会传来胜利的消息。”光绪站在车尾对着前来送行的人群挥手道别。

现在的大清,不再是甲午年那个南不知北有战事的大清了,遍布全国报纸发行系统和忧国忧民的士子将大清东北发发生的战事告诉了每一个普通民众。千年以来早已刻入中国人骨髓的保家卫国的思想让所有民众都将目光望向了北方。朝鲜告急。奉天告急,东北告急。可是没有皇上旨意的军队却不能调动,而太后还一直不让皇上下旨。这下好了,皇上明旨天要收复国土。锦州发动了、徐州发动、江宁发动了,就连皇上都带着亲卫上了前线。揪心的民众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大家都相信,只是皇上一到前线,定有捷报传来。

上海的一条小弄子里,一家老小正在吃饭,门外的大街上突然一片喧闹。“皇上有旨,残龙军集结――”

“这一大早上的搞哪样。吵死个人了。”年青的妻子不由抱怨了几句,再一勺子饭喂给孩子。

但年青的丈夫却猛的站了起来,冲进了房间。军营很苦、军营很累,但却是他不能忘怀的地方。因为太后不肯拨付军饷,军队被迫裁撤。很不幸的是他是裁撤中的一员。长官说过,当兵就要发饷,要不然家人吃什么喝什么。现在朝廷不给银子,发不了那么多军饷只能让一部分人先离开。离开军营的那天,他们什么都没带,就带走了一身没有标记的军服。长官还说过,皇上在辽河那面被打的千疮百孔的军旗叫残龙旗。是大清所有军队最高的帅旗。每一个士兵都是这面军旗下的军人,等皇上重新竖起残龙旗,等残龙军再次集结,都t娘的给老子滚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