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遗召(2 / 3)

加入书签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从提督叶志超开始,为了保全自己的命带头逃跑。下面的将官就有样学样,也纷纷抛下部队逃跑。当官的都跑了,还怎么让当兵去死战。这仗怎么不败。”

“所以牙山败了,平壤败了,鸭绿江败了,旅顺也败了。现在日军剑指田庄台,是不是还要再败?这一败再败,何时是个头呀!”

“朕就不明白了。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却在战场上贪生怕死,置国法军纪于不顾。为了能躲开日本人的子弹保全性命,难道就以为能躲开朕的铡刀无情吗?”

“杀,一个不留。”光绪手一挥,十个背着步枪的大汉走上台来,像提小鸡般提起最前面十个人把他们压到台沿边。退后几步,反手拿过步枪瞄准顶住十个人的头顶。

“慢……”退在一边的光绪出声阻止。

而在各地督抚的眼里,现在的大清真的算乱的可以了。皇上在田庄台设立前敌作战指挥部,在锦州有后勤部。这两处一文一武用的都是皇上自己的班底,一副小朝廷的架子就算是搭起来了。在京城里的朝廷那就是太后的一套班子组成的大朝廷。一时之间让天下人都有些眼花缭乱。尤其是各省督抚,这时候都是提着十二万分的小心,无比用心的去捉摸着该听哪个朝廷的意思。皇上下一道旨意,让各省将所筹粮款等物资解送至锦州。而此刻朝廷又下一道旨意让解送京师。该听谁的,这个分寸如何掌握当真是让人难过的很啊。

唯有杭州知府严复如同二楞子般,不顾张之洞的劝告,将所筹粮款指定交由顺风物流全数运至锦州。气的整个江南官场骂声一片。

田庄台皇帝行营

所谓的皇帝行营,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称呼。在光绪看来不就是个帐篷大点,士兵多点嘛。但这些个帐篷里却是参谋部的几乎全部班底。光绪在这里,指挥整个对日作战。

想要能战胜日本,光是靠新军两个师是不成的。那如何提高北洋各部士兵们的士气就成为重中之重。其实也很简单。溃退本意就是要找一条活路,只让断了这条路,那北洋各部就算是被逼到悬崖上,退已无活之可能,那只能向前冲了。所以光绪将第二师依辽河一字排开,未经许可冲击第二师阵地者一律就地处决。但这个命也就是皇帝下令才管用,换个人试试,这些溃兵绝对敢抄家伙跟你对打。

“皇上饶命呀。”被枪顶着已经吓尿了的叶志超跪着就喊上了。

9月5日,按光绪的旨意按时抵达达田庄台的,驻防海城、营口、盖平等处的各部统领,聚集在田庄台辽河岸边的空地上。时已入秋,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带来的阵阵寒风,吹在身上透着些许冰冷的凉意。正对着辽河的正前方,前几日便已经搭建起的一个高台。此时,台上满当当的跪着100多号身着官服的官员。这些人当中,有拱手将平壤送给日本人的叶志超、卫汝贵。有在全州、旅顺不战而逃的龚照屿、赵怀业。有弃守安平河口的倭恒额。有一路只知道逃跑的丰升阿、聂桂林。台下两侧,摆放的全是这些日子,要冲过辽河的溃兵尸体。高台正下方,宋庆、左宝贵、刘盛休、马玉昆、徐邦道、姜桂题等人以及毅军、盛军、奉军、铭军等各个营头的人都有。大家面面相觑,望着从提督到营官、从满人到汉人,满当当的跪满了整个台上。大家心里都明白,皇上这是要杀人呀。

“皇上驾到——”紧跟前瞻便是几声嘹亮的军号声在四周响起。一阵闷雷般的脚步声响起,就连大地好像也在抖动一般,从远处滚滚而来。

三千名第二师第五团士兵,以连为单位,排着整齐的方阵,肩膀上抗着的步枪上的刺刀如一排排刺刀的丛林,伴着整齐的像一个人一般的整齐脚步声。向聚集在辽河河畔的清军各部走来……年轻彪悍的军官们走在队列前面。手中握着指挥刀,经过高台的时候。手中的指挥刀猛的向上一举。便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喊声。“杀……杀……杀。”

猛然间听到这一片杀声。宋庆等人都不禁双腿一抖,更有不少各营的人就是立马吓的坐在了地上。直到第五团士兵分两部列于高台两侧之后,皇上才缓缓走上高台。

“朝廷每年花几千万两银子养着你们这些军队。为是就是在国家有难、外敌入侵的时候,你们能站出来打败入侵的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可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溃败,溃败,还是溃败。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败吗?你们不明白,那让朕来告诉你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