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再遇铁公(1 / 4)

加入书签

一天没有什么动静,似乎禁令奏了效。然而,第四天早上,李大将军走出营帐,顿时瞠目结舌:整个大营就像遭受了一次暴风席卷,大半已经不见,只剩下倒塌破损的营帐、丢弃的兵甲武器,乱七八糟横尸遍野。

李景隆喘过一口气,立刻命令手下清点人数。

结果报上来:整个南军大营一夜之间逃跑了五万人。很多千户甚至是指挥佥事,见实在约束不住部下的逃亡,索性加入了逃兵的阵营。于是南军以卫为单位逃逸,一夜五万倒也不足为奇。

李景隆无可奈何,干脆叫人撤了自己的大帐,搬到济南城里去了。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进城,当天晚上,城内的七万南军呼啦啦逃了个干净,连本来驻扎在济南的三万守军也沉不住气,跟着一起逃跑,一夜跑了大半。

两天之后,沧州的南军得到确切消息,郭英和吴杰的人马逃到了西面的唐县,平安一部到运河附近驻扎下来,大将军李景隆则单骑一路逃到了德州。

情报不断传来:燕王从北平大后方调集了一批新军,集合了二十万众,在保定休整数日之后,又从保定出发,南下追击溃逃的朝廷大军,直奔德州而来。闻知此讯,五月初七日,李景隆飞马下令各部人马往真定、济南两个方向撤退会合,一面匆忙离开了德州,逃到济南。盛庸思前想后,和沈若寥一起带着两万部下离开沧州,按照大将军的指示,星夜撤回到城高池深的济南;徐凯则留下来继续守城。沿途的城邑对燕军都是望风而溃,跟随大将军一起奔向济南,陆陆续续又不断有掉队的南军逃过来,李大将军在济南勉强收集起了十七万人马,加上济南城内本来的守城士兵共三万,一共二十万众。

朝廷六十万北伐大军一夜之间报销大半;李景隆将所有南军集合起来,分十万在城内布防,自己带了十万驻扎在城外,准备迎敌。

沈若寥一直呆在济南高大的城墙外面,不敢走进城门半步。对于大多数南逃的南军将士来说,此时此刻,只觉得济南的城防远赶不上京城的固若金汤,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应天;只有那里,他们才真正感觉到安全。被大将军安排在城外扎营的将士都是满腹怨言,人心惶惶。沈若寥则正相反;济南城里有铁铉,更有铁柳;上一次他迫不得已强吻了铁大小姐,从铁铉手中把燕王抢走,横竖再也没有胆量踏进这济南城半步;相比之下,呆在城外,他反而踏实,就算燕军再次扑来,他总有本事平安地逃离战场,那比要他面对那个漂亮聪明又任性的铁大小姐要容易得多。

五月初九日,军报再次传来,燕军不费一兵一卒顺利占领了德州,以及德州城内囤积的百余万石军粮。

济南城里的守卫军于是一共只剩下万余人;除此之外,便是城外仅存的两万溃败之军了,大部分都是盛庸的部下。到了这个地步,李大将军也不再过问,只剩下铁铉一人干着急,和盛庸商量过后,便由盛庸带着手下人马留驻城外,自己则统领城内驻防的一万守军。

五月十三日,谍报传来,二十万燕军从德州出发,向济南而来。

城外的南军此时此刻已经原封不动全都是盛庸带来的部下,不知盛将军用了什么办法,竟然只跑了百余人。

当天下午,铁铉找遍了整个济南城,也没有看到李景隆的影,探问得知,原来大将军在接到谍报的一个时辰之后,便带着贴身侍卫和仆从匆匆便装出了济南城,头也不回地一路往南去了。

济南已经是燕王的囊中之物了。

当天晚上,南军清点人数,竟然少了一万。二十万南军变成了十九万,城内还是十万,城外九万。

逃兵;李景隆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下令紧锁大营,各部严格约束自己的下属士兵,每天晚上向他报告一次人数。

出乎他意料的是,第二天晚上,报告逃跑的士兵数量是头一天的两倍,城内守军也开始有人逃跑了。

李大将军不得不下了一道严令:如果再出现逃兵,拿带兵千户问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