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建文廷试(1 / 4)

加入书签

“日食?”朱允炆吃了一惊。

群臣中有人说道:“太平治世,朗朗乾坤,何来日食?小书生不要信口开河。”

那考生镇定自若地望着天子,口齿清晰地说道:“陛下如若不信,便请到殿外亲眼见证。”

朱允炆有些暗恼,问道:“钦天监,究竟是怎么回事?”

钦天监官员只得出列答道:“启奏陛下,今日午时至申时确有日偏食。”

三月初一日,建文天子在奉天大殿举行廷试。对策早上开始,一直延续到傍晚酉时。群臣都在殿上侍立,新中榜的贡士们则整齐地跪在中间,从始至终不得起身,不得移位,不得进食与喝水,也不得出去如厕,可真是难熬。不过这毕竟是廷试,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挺过了会试,这才上得这大殿与天子对策。多少年来的焚膏继晷,全在眼前一搏了。须臾忍耐的苦头,对他们来说,都因为期待变得甜滋滋的,然而更加紧张和不安。

中午的时候,朱允炆也觉得口渴了,接过山寿奉上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向殿外望了一眼。

“天怎么阴了?”他问道,“早上起来不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的吗?”

廷试之中,通常群臣无旨不得开口。于是这个问题只能由下面对策的贡士来回答。天子虽然只是随口发了句感慨,这种时候,却更能考察出考生随机应变的才能。

一名考生答道:“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气象瞬息万变,乌云来得快,去得也快,天马上就会再晴起来的。就好像燕王的军队,来势汹汹,遮天蔽日,可毕竟不是大势所趋,终究还是会像这乌云一样,敌不过太阳的光辉,烟消云散,天下很快又会皓日融融,万里无云的。”

“怎么早不上报?”天子龙颜不悦,看也不看他一眼:“退下吧。”

钦天监官员乖乖地缩了回去。

外面天色更暗了。朱允炆心中不快,望着那考生,问道:“你既然早知道有日食,那你来说说,朕明经取士,为国求贤,百官勤勉不怠,更无舞弊发生,廷试之日,却发生日食,究竟是为了什么?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上天以此来警示朕吗?”

那考生流畅地答道:“回陛下,日食本是自然现象,大可不必认为一定是上天有所警示。小生倒是认为,这日食本身的道理,颇似今日天下之局势,值得为陛下和众位大人一说。”

朱允炆点点头,放下茶杯,刚想说别的,殿前另一名考生突然开口道:

“回陛下,只怕过一会儿天空不是要重见天日,而是要陷入黑暗,无异黑夜了。”

朱允炆微微一愣;廷上群臣都紧张起来,不敢出声。

天子纳罕地问道:“此话何意?”

那贡士约莫三十出头,容貌端庄秀丽,风度温文尔雅,不慌不忙地答道:“今日从一开始就是晴空万里,便是现在,也依然青天朗朗,不见片云。然而天色阴暗下来,不是因为风云变幻,而是因为发生了日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