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中秋行歌(1 / 5)

加入书签

“十九皇叔快快请起!朕照顾不周,对燕庶人太过纵容,才会酿成今日之祸,连累十九皇叔受苦。十九皇叔若不介意,今后就请住在京师,与朕一起抗击燕庶人叛军。”

精明的朱橞立刻改口道:“陛下放心!臣肝脑涂地,誓死以报皇考遗德,陛下天恩,一定不遗余力打击燕庶人!”

告庙仪式结束后,由司礼监太监在大旗之下,面对所有在场的皇亲国戚,面对所有在场的文武群臣,面对所有不在场的各地藩王宗亲,面对所有不在场的朝廷命官,面对天下百姓,高声宣读了由方孝孺起草的讨逆诏书:

“邦家不造,骨肉周亲屡谋僭逆。去年,周庶人橚僭为不轨,辞连燕、齐、湘三王。朕以亲故,止正橚罪。今年齐王榑谋逆,又与棣、柏同谋,柏伏罪**死,榑已废为庶人。朕以棣于亲最近,未忍穷治其事。今乃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是用简发大兵,往致厥罚。咨尔中外臣民军士,各怀忠守义,与国同心,扫兹逆氛,永安至治。”[1]

诏书宣布完毕,皇帝祭酒,献牲,然后誓师出征。

五天之后,七月二十五日壬辰,朱允炆终于宣布发兵讨伐造反燕王;先在奉天大殿举行拜将大典,亲自授予了长兴侯耿炳文以征虏大将军印,并大祭天地社稷神坛及太庙,当着太庙中列祖列宗的面,宣布削去燕王朱棣的藩封,将朱棣从宗族谱籍中除名,废为燕庶人。

正当朱允炆在太庙里举行告庙仪式的时候,突然一个身穿便服的年轻男子跑了进来,径直冲朱允炆跑了过去,吓了沈若寥一大跳,拦上去刚要抓他,那男子却高声叫了起来:

“皇侄救我!”

众侍卫闻言都愣了一愣;沈若寥已经出手抓住了那人衣领,那人却突然两腿一软,朝着地上就跪了下去,一面还在叫道:

“陛下救救臣谷王!”

然而事实上,这全套过程只不过是个礼仪面子活,只是为了讨好上天和苍生百姓的同情与支持。大军并没有立刻出发,而是继续在准备各项军用物资的紧张阶段里慢慢前行着。

很快进入了八月,征虏大将军耿炳文终于带着一路三万人的中央军,离开京城应天,向北方战场赶去。八月十二日,大将军耿炳文会集了十三万大军,驻扎在真定,都指挥徐凯则屯兵三万于河间,都指挥潘忠、杨松屯兵两万于鄚州,另一万精锐骑兵作为大军的前锋部队,驻守在雄县。此时,江阴侯吴高、耿炳文的次子都督耿瓛、平安、都指挥盛庸这几路兵马还都尚未赶到。

连日来阴云密布,云层越来越厚,从中原大地一直蔓延到京畿地区,雷声阵阵,秋雨哗哗地下来。沈若寥在北平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秋天的雨下得如此之大;眼前的京城秋雨仿佛北平夏日突如其来的暴雨一样,然而却又连日持续不断,似乎要把北平一年的雨都在应天下光了。他真不知道南方的天空哪儿来的这么多水。

南宫秋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样阴郁沮丧;她天天盼望中秋,盼了一个月,眼见着八月十五马上就到了,天公却偏偏在此时与她作对。她做梦都念叨着和沈若寥一起坐着船到秦淮河上看月亮,现在这天气糟糕成这样,眼见这个美梦是泡了汤了。沈若寥安慰她说,不管天气如何,他一定会在家里陪她一整天。

朱允炆怔了一怔,走上前来,见果然是十九皇叔谷王朱橞,失声叫道:

“十九皇叔!你怎么来了?”

沈若寥这才敢松手。谷王朱橞十分年轻,不过二十出头年纪,足可以做他的四哥燕王朱棣的儿子。他趴在天子面前,诉苦道:

“燕王四哥攻破了怀来,臣在宣府的日子也没法过了,实在呆不下去,只好偷偷摸摸跑回京师来,还生怕路上被四哥发现。皇上一定帮帮臣啊。”

朱允炆见谷王走投无路,跑来求自己,心里反而有一丝窃喜。至少,这说明还有一部分亲王是心向天子,反对燕王起兵的。他和善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