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衙役追寻失踪女(1 / 3)

加入书签

蓝太康不敢怠慢,辗转了四五日仍无曲艺踪影,只好向宋大人复命:大海捞针,无能为力也。

宋慈并未指责他办事不力,反向蓝太康道一声辛苦,赏他一把散碎银子,“何不再辛苦一趟。城里找不到,可去乡间转转,或许运气。”

蓝太康喜出望外,还是宋大人英明,在下若寻不到曲艺就不回来见大人。

宋慈笑曰:“不必如此,尽心尽力则可,没了你谁跑腿呢?”

宋慈宽以待人,体恤下情。碰上这种通情达理的顶头上司,拚了性命也无怨言哩。蓝太康果然就扮作一位货郎,摇只手鼓,走街串巷,扯旗放炮地吆喝,很像那么回事。

宋慈听罢衙役禀报,暗暗叫苦。晚了一步。皮安龙这个老滑头,不仅吞银还要霸人。天欲理何在?律条何在?省事的办法未必没有,将皮安龙锁到公堂之上,连打带夹,打熬不住,必然招认。这是下下策,宋慈不取。

宋慈料定皮安龙会采取如下方法:将曲艺卖到青楼妓馆,发一笔横财。像皮安龙这种奸商,认钱不认人,什么缺德事都可能干出来。

宋慈令衙役如此这般,务必要寻到那曲艺。

衙役蓝太康化装成嫖客,腰系那条汗巾,奔了分水县城的“艳春楼”。老鸨见他财大气粗的样子十分殷勤,拿出名册让他挑选。

蓝太康一目十行,发现了“曲艺”二字,问老鸨这女子年方几何,何处人氏?老鸨答道:年方二八,临川人氏,色艺双绝哩,相公若肯出五两银子,请到楼上尽兴。

一日蓝太康行至李家庄,来到一户人家门口,见众乡亲围观,十分诧异。于是询问一位鬓发斑白的老翁:“出了什么事情?”

老翁叹道:“这李四从分水县买得一女,可是那女子寻死觅活,不肯顺从,掼了碗碟,

这不是邹清明的女人。蓝太康陡然惊道:“啊呀我险些忘了,朋友约我谈一笔大买卖,失陪,失陪,鉴谅!”

老鸨骂道:“抠门滑头,哼!”

蓝太康巧妙脱身,又去了两家妓馆。有叫曲艺的姑娘,但对那汗巾毫无反响。天下叫琴儿、红艳、兰香、曲艺的女人太多了。

蓝太康没找到邹清明的曲艺,难以复命,又转到附近的临县寻访,仍然泥牛入海无消息。说不定皮安龙把她卖到远处去了吧?干脆将他捕到公堂一顿拷打,省得瞎猫死耗子般乱碰。在宋大人手下当差,油水没有,只剩下受累了。

这番话只能烂在肚子里头,若让宋慈听见,非痛打一顿屁股不可。宋大人为官清正廉明,从不贪占,用宋慈自己的话说,食朝廷俸禄,为黎民办事,若想发财,就不戴这顶乌纱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