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驰援杭州(2 / 3)

加入书签

“大人,打听到了,此时那股匪寇正在攻城,人数大概在百余左右!”

“攻城?杭州?这玩笑开大了,百余人就敢攻袭杭州城?你确定?”

听到属下探子回报,杀敌多年,也算身经百战的戚继伟,也被这个消息着实震惊不已。

大明沿海城池遭受倭寇袭扰多年,不仅普通民众,就是一众官方要员,也是多谈倭色变,惧怕不已,这些民情,戚继伟等人内心却是无比清楚,之前听到将军军令之中说有数百倭寇攻袭,短短十余日便席卷十余城池,攻城略地仿若战神无所不能,原本还以为就是以讹传讹,一伙不知天高地厚的盗匪涌入附近村镇强抢作恶一番,众人口口相传故意夸大将村镇说成了城池而已,但哪想事实居然果真如此逆天。

“他们都是猪吗?杭州的守军呢?就算是府衙的府兵至少也在千余,耗也要将其平白耗死了吧!”

“大人,不是说,皇上已经下旨恕您无罪了吗?甚至还加官进爵?”

一听夏青石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如此口气,沈万金内心莫名一阵狂颤“小祖宗老夫一家老小的性命以及家当都在这绍兴城了,万一城破,老夫也就完了!与皇上为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等又有何处可藏?”

“政治上的事情,瞬息万变,不是你我此时可以掌控乾坤的,这段时间,抓紧通商边贸,有了足够的积蓄,就算有朝一日真的到了那一步,你我也有翻身东山再起的机会,沈老放心,有些事情夏某已有全盘考虑,自会保你家人无恙!”

“哎,古人云上了贼船,一日为匪,终生是贼,活了一辈子,自认为人老成精,处事精明,超脱凡俗,但到头来终究还是没能逃脱人理轮回!”

自己与戚继伟二人于夏青石的关系,路人皆知,就算自己举着大牌子公开上京举报夏青石私自扩军,制造枪械,只怕也无人相信,或许自己一家人死的还会更惨。

“这就是绍兴的军队?军纪如此严明,令行禁止,军士人数虽然不多,但各个龙精虎猛,装备精炼,煞气斐然,难怪乎在当日攻城一战以少胜多,居然能宰杀一千余倭寇水匪,一战惊天下,需要搅动朝纲和宁王二者派出十余万军士围捕!之前一直是传闻,此时一见,余也不由担忧不已。”

接过戚继伟交予的几箱弓弩成品神兵之后,那参与驻守围剿的皇室一方领军大将,看到如此一支整齐划一,军纪严明,令行则止,从容离去的虎狼之师,不过区区三四百人,面对数万围笼敌对之气弥漫的大明军士,却依旧面不改色,不露丝毫惧意,甚至隐隐还有一股嗜血争雄的峥嵘感,如此一幕幕当即让那人内心也是一阵堪忧不已,同为领军将领,勇猛无畏的杀敌将士,久经沙场的无数经验告诉世人,他们才是最为清楚,什么样的敌人最为可怕,无疑,此时刚刚离去的戚继伟等人给众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群凶狠的有纪律能够协同作战的群狼。

于是乎,就当戚继伟率领的群狼离去后不久,两封密函几乎同一时间摆在了当朝皇帝和西部豪雄宁王的案几之上,令的后者二人看过之后,也是一阵蹙眉不已,谁也不曾想到区区弹丸绍兴小城,居然也会生出如此巨变。

二者都是胸怀天下具有雄才大略,欲引领明朝中兴的龙种,昏庸无德的只不过是他们的父辈和手下的群臣,以及这个被他们的祖辈霍乱多年的世道而已,而他们二者本人就是这黑暗世界为数不多的一抹明珠,而这些历史上都是有清晰的记载,故而夏青石也始终徘徊在自我禁锢之中,毕竟大明百姓若真是有一位贤良的君主主政,说不得能够过上国泰民安的生活,或许又不失为一件乐事,况且此时倭寇鞑虏外敌窥伺,若是一味内斗,或许对于天下众生来说,自己就是真的成了霍乱之源了。

接到各自前线的属下汇报之后,二者之前的不屑当即烟消云散,军队乃是封建统治的唯一底线和保障,若是连这个底线都丧失了,只怕这个皇帝和宁王真的就连底裤都输的也没有了,毕竟古代帝王对于军权的掌控乃是犹如性命一般,随即一股股暗流涌动,一道道密令不停自京师和汉中两地发往浙江前线,在夏青石等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构筑起了一道又一道针对绍兴众人的绝密防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