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关键之人(3 / 4)

加入书签

有两件事对此做出了诠释,他策划绑架了苏沫,却没有下杀手,而是给了警方破解营救的机会。

可那些协助他进行犯罪的帮凶们,无一例外都难逃一死,这本身就是有悖于常见犯罪逻辑的。

而这,恰恰说明他并非真的要跟警方作对,更不会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他的心理或许有了些扭曲,但理智尚存。

第四,一直以来的,幕后真凶都在传达着一种“审判”的讯息,然在这审判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深的东西。

无论是设计害死那些罪行累累的帮凶们,还是挟持警务人员公然挑衅执法机关,似乎都是在表达着一种控诉。

如果依旧按照之前的侦查方式去推进案情,我相信当找到疑似“紫质症”嫌疑人后,八成他也已经死亡了。

如此一来,我们又将陷入泥沼中难以前行,又将陷入无可奈何的死循环中。

似乎感受到了我内心的无力和恼怒,苏图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回应了我,并细致的一一罗列了出来。

第一,连环案的所有帮凶都是戴罪之身,且最终都被谋害,这说明幕后真凶是具备“正义”品质的。

当然,这里的“正义”品质是狭义的,是单方面的,是偏激和极端的,也是无视人性和律法的。

控诉的缘由可能是现实中遭遇的不公,也可能是蒙冤遭难昭雪无果,总之他的人生一定是不如意的。

最后,便是认同感。

幕后真凶假几名帮凶之手所做的事情,无一例外都在揭露隐藏于现实、但却逃脱了法律制裁的罪行,这彰显了他对憎恶感,同时也说明其本身或许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不敢直面他的过去。

第二,从所有的帮凶出现即死的征象来看,幕后真凶又是阴暗冷血的,他从一开始就设下了这个必死之局。

不管他是通过何种途径找到的那几名帮凶,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控制的他们,总之从他们涉案之初就注定了死亡的结局。

这意味着从设局的开始,幕后真凶便有了屠杀之心,且不会容忍外力的介入从而改变预设的结局。

由此,可认定幕后真凶是“原则性”很强的人。

第三,所谓的“正义”和“阴暗”本身就是极具矛盾冲突的,由此可以窥见幕后真凶的身上也存在这种对立性的特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