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灾(4 / 4)

加入书签

她没有能力管顾一府一县的百姓,但她最起码要首先保证她的作坊、她所在的村子里不会受到可能暴发的瘟疫的威胁。

打发走了知书,邱晨就开始琢磨防疫的方子和各种隔离防御的方法。苦思冥想着,并磨了墨,随手把所想到的措施方法,包括防疫治疗的药方子一一列下来,之后,又一再斟酌后,确定了一个针对水灾后最可能出现的消化道瘟疫的方案出来。

消化道的瘟疫一般发病急,病程快,致死率高。但相对于呼吸道传播的瘟疫来说,消化道的瘟疫传播途径更明确,也更容易预防。重中之重,就是要有洁净的水源,进而就是要加强个人清洁,特别是饮食卫生,从而斩断病菌可能传播的各种途径。

顺子家的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手里端着的一只盖碗放在炕桌上,看着抬起头来的邱晨笑道:“夜深了,奴婢给夫人炖了盅红枣莲子银耳羹,夫人吃了早歇着吧!”

邱晨抬眼看向炕柜上的座钟,看到时针已经直到十点多。已经是亥时了,也难怪顺子家的进来提醒她了。

晴了天,水退的还算快,邱晨到达南沼湖第二天,高地周边的水已经退了大半,青石铺就的路也隐约露了出来。

邱晨辞过杨树勇和周氏,重新换了自己的衣裳,仍旧带了秦勇和沈琥骑马回了安阳城。

自从大雨,她就是从刘家岙到了南沼湖,偏偏这两处都是消息很闭塞的所在,几乎听不到外边的消息。这一场连续几天的大雨,安阳府有洛河运河穿境而过,不知道有没有河堤决口,不知道有多少村庄遭灾……

她心里唯一能够自我安慰的,就是这场雨来的时节不算太坏,这个季节,庄户人家或刚刚秋播或者还没有秋播,但不论如何,等水退了去,播种、补种都不算太晚,不至于太影响秋收。若是这场雨提前半个月,麦子烂在地里,真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家断了粮,绝了生计……那后果真是让人想都不敢想。

一路赶回安阳府,邱晨立刻打发人去云家寻找知书,不到半个时辰,邱晨就从知书口中得到了这次大雨导致灾害的大致情况。

笑着道了谢,邱晨收拾起写好的方案,交给顺子家的收到炕柜的抽屉里,她则端了银耳羹慢慢喝了,然后细细地嘱咐了顺子家的,从即日起,家里所有的人和牲口都要喝烧开过的水。厨房里的卫生要进一步加强,生熟做到严格分离,蔬菜肉蛋等各种食材一定要保持新鲜,尽量避免生食……

顺子家的心里疑惑,却仍旧认认真真地答应了。

叮嘱完,邱晨轻轻叹了口气道:“但愿是我想得太多了。这场雨下的大,许多地方漫了水……许多疫病可都是跟着水来的……”

邱晨的话未说完,也没有说的太通透,但仍旧让顺子家的生生打了个寒战。

别人不知如何,她却知道疫病之猛,简直比洪水猛兽更甚……她原本也是好人家的闺女,正是因为小时候的一场洪水和紧跟而来的一场瘟疫,让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最后被人牙子捡到卖进了廖府……

因为云知府在安阳府任上多年,对洛河运河的河堤一直重视,多年来修缮到位,是以,此次大雨河堤很是稳固没有出问题,但大片的农田却被水淹了,还有许多低洼的农田积水严重,接下来的秋播是没办法了。另外,知书还告诉邱晨,他们这边还不算太严重的,东边儿郡县雨势更大,据说还有河堤决口……云知府今日一天都在召集安阳府官员商议,估计过不了几天,南边儿就要有灾民过来了,倒时候怎么应对。

据说,呼延寻的意见是把灾民揽在安阳地域以外。新任的同知唐大人却坚决反对,还驳斥呼延寻不顾百姓生死,草菅人命……据说,吵成一团,也没商量出个确切的应对办法。

不过,据知书说,云知府更支持同知唐大人的意见。

邱晨默默地听着,不发一言。这些事她没有参与意见的资格,不过若真是有灾民涌过来,她不啬与出些银钱。但,她更进一步想到是灾民涌入,可能带来的治安问题,防疫问题。

大灾之后有大疫。特别是水灾,又是在这个没有完备饮用水清洁措施的年代,无数被淹死的动物尸体,甚至是死人会因为洪水泛滥,污染了河道湖泊的水源,从而造成瘟疫的暴发和泛滥蔓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