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冯盎(2 / 5)

加入书签

在李承乾已经是太子的情况下,名分已定,君臣有别,所以希望自己离开。

但若李承乾不是太子了呢……

要知道,李承乾无法无天时,李世民为了保证李承乾坐稳太子的位子,找了魏征作李承乾的老师,而不是找房玄龄做老师。

从这里多少也能看出,实际上房玄龄本身并不喜欢李承乾。

要知道房玄龄作为房相在贞观一朝可谓一人之下,朝廷的能臣干吏多是房玄龄选出来的。

“哦!”房遗直道,“母亲让我来通知厨房的饭菜已经做好,请阿耶与越王一起去用餐。

没想到越王居然这般干练,来去匆匆,没要留下来用饭的意思。”

“越王做事向来如此,的确是我大唐之幸啊!”房玄龄点头,很是赞赏李泰的风骨。

李泰让卢安寿快步赶回家中,不得不说,今天跑了一整天,都没好好吃一顿饭,也不过只是拿着车上的点心充饥,现在自然是要先吃一顿好好的填一下肚子再说。

而越王府自然不会断了伙食,甚至卢安寿等人自己跟着一起吃了。

虽然房玄龄的思维模拟不能判断出一个人的潜能与能力,但却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心性与思维,所以房玄龄选材更偏重心性卓越之人。

这些人忠直刚正,能力不算最优秀,但在一个优良体系下,这些人凭借自身心性能比拟得了那些心性一般,但能力超群的官员。

毕竟在一个体系下到底是那种力往一处使的差不多八十分官员好,还是各有不同心思,但都靠着自己非凡的才能一路搏杀上来,至少八十五分以上的官员好,那就仁者见仁了。

所以,房玄龄举荐的人才中很少有那种名臣,但房玄龄一手打造出来的贞观官僚体系,在整个封建王朝之中都算是首屈一指的。

他们强大的并不是一个个能臣,而是强在整体上。

衣食住行上,李泰可从不会亏待下属,只不过吃饭时,李泰是端着饭碗吃饭,而卢安寿是捧着饭桶吃饭。

两人的画风虽然有几分迥异,但一起吃饭却是格外的和谐。

吃完后,卢安寿继续站岗,而李泰则在书房中思索着今天的事。

对李泰来说,这次与房玄龄达成交易什么的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知道了房玄龄的态度。

这点很重要,维护大唐传承有序,跟支持李承乾可不是一回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