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杜如晦踩坑了(3 / 5)

加入书签

但这种人才农业学府常见,可朝廷小吏身上却并不常见。

首先识字与数学都有所掌握之人,在小吏之中不是没有,但一个港口想要运转至少需要百人以上,这样缺口就大了。

谷睧

嗯,李世民准备修建洛阳宫了,一直以来都在头疼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但现在,钱不是来了嘛!

大唐都干掉了东突厥了,难道还不允许繁忙了好些年的自己休息休息了!

当然,李世民到底还是智商在线的,他看着杜如晦,却是神色严肃的说道:

而这些货物不是在码头直接分散,而是会送到围绕着码头修建的仓库,然后再在这些仓库中打开货物进行进一步分散。

这些仓库的所在,附近都是有马车行,牙行等等的一应配套设施,方便百姓衣食住行。

同时源州胜州那边的码头货仓,只要需要上船的,也都会提前数天放置好。

在船只开船前,把这些货物装入到船中,可以说这一系列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

当然最重要得是,这个月第一笔税收已经让民部戴胄派人去合算了!

“既然一切进展顺利,那你这次回来遇到了什么问题。”

“臣就是见到越王对两个码头的安排后,却才不得不回来。”杜如晦道,“圣人,我们手上的小吏人手不够!”

“小吏不够?”李世民听到了杜如晦的话语愣了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而杜如晦道:“越王主建的两个港口能够正常的运转,那是因为越王从农业学府中培养出来的专门用于算术与识字的人才,他们的存在才维持这两个港口的正常运转。

让货物从港口进入到输送到源州所在仓库甚至甚至不需要一天的时间。

不得不说,在修建起了港口后,让那些世家大户缴税便得好说话多了!”

说实话,这种税收新模式,李世民还真的是没有见到过。

毕竟自古以来收税要么是农税,要么的是人头税,要么是苛捐杂税,像这种自己投入了基础设施,然后收取过路费的,顶多也就是入城税或者是城关税。

像这种因为租用船只与港口储存货物所交的储存费与运输费还真的是没有见到过。

但见到有收入进来,李世民相当高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